• 欢迎您访问云南自考网!  今天是2025年08月21日星期四

联系我们:  0871-64332211

距25年4月自考成绩查询已经开始

距25年10月自考考试预计58

考生服务:

  • 学士学位|
  • 转考免考|
  • 云南自考网> 试题题库列表页> 阅读《咬文嚼字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问题: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,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,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,并且自鸣得意,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“套版反应”(stock response)。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“套板反应”,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,因为就作者说,“套板反应”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;就读者说,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。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“套版反应”,在运思布局上面,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。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,沿着习惯去做,总比新创更省力,人生来有惰性,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“套板反应”里去。A.从这里看,“套板反应”有何危害? B.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C.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是什么?(2 分)

    密押卷(六)

    卷面总分:100分     试卷年份:2023.04    是否有答案:    作答时间: 120分钟   

    答题卡
    收起答题卡 ^

    阅读《咬文嚼字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问题:

   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,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,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,并且自鸣得意,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“套版反应”(stock response)。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于“套板反应”,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,因为就作者说,“套板反应”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;就读者说,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。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离不掉“套版反应”,在运思布局上面,甚至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。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度常非我们的意料所及,沿着习惯去做,总比新创更省力,人生来有惰性,常使我们不知不觉的一滑就滑到“套板反应”里去。

    A.从这里看,“套板反应”有何危害?

    B.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

    C.这段文字的中心旨意是什么?(2 分)


    上一题 下一题

    更多题目 请在 下方输入框 内输入要搜索的题目:

    在《冯谖客孟尝君》中,冯谖第三次“弹铗而歌”的原因是( )

    • A、长铗归来乎!食无鱼
    • B、长铗归来乎!无以为家
    • C、长铗归来乎!出无车
    • D、长铗归来乎!食无肉

    阅读《我与地坛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问题:

    “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;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,猛然间想透了什么,转身疾行而去;瓢虫爬得不耐烦了,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,忽悠一下升空了;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,寂寞如一间空屋;露水在草叶上滚动,聚集,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。”“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,窸窸窣窣片刻不息。”这都是真实的记录,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。 

    A.这段描绘了哪几种事物?

    B.这段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?

    C.这段描写有什么特点?


    词语解释题:然今【】困于此,此天之亡我,非战之罪也。

    卒:


    扫码查看答案

    扫码查看试题答案

   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

    查看云南自考专业

   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

   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

    进入在线刷题